台灣的傳統年節,民眾都會“做粿”來敬神或祭拜祖先。而我


們宜蘭人,七月半(中元節)卻很不一樣。記憶裡的七月半,是


台灣民間一個非常重要的民俗節日,其慎重程度絕不亞於農曆


年。大約七夕過後,家家戶戶就會開始忙著準備做“糕ㄚ”,


製作大量的“糕ㄚ”,以作為中元節普渡拜拜之用。


 


甚麼是“糕ㄚ”呢?那就是一種以米做為主材料的一種甜點,


就跟傳統糕餅鋪所販賣的綠豆糕差不多。只是宜蘭人以前所製


作的“糕ㄚ”,比較陽春些。沒有摻綠豆粉,就只有單純的使


用自家所生產的稻米做成的。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裡,有這


種樸實的點心吃,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每到農曆七月初十左右,阿嬤就會準備約十來斤的再來米。然


後放在大鼎裡翻炒,炒成有點焦焦、香香的“炒米ㄚ”。然後


將炒過的“炒米ㄚ”,用兩個布袋裝好。再讓我挑到遠至三公


里外的隔壁村,那裡有一戶人家,是專門在幫人代工磨“米ㄚ


麩”。


 


自從有了機器幫忙代工,我就輕鬆多了。之前,阿嬤家都是自


己磨米ㄚ麩。家裡的傳統石磨,磨起來又重又吃力好不辛苦。


而且磨出來的粉末粗粗的,不似用電動的磨粉機磨出來的粉末


那般細緻,吃起來的口感也好很多喔。


 


將磨好的米ㄚ麩帶回家來,馬上放在一個很大的“柑糊ㄚ”裡


面。趁著米ㄚ麩還有一點熱度,趕快放入適量的黑糖和均勻。


下一步就是將和過糖的米ㄚ麩填滿模型、再用手掌壓實,印出


一個個“糕ㄚ”的形狀來。所謂的“模型”,也不過就是家裡


面的小杯、小碗,如拜神用的小茶杯、醬油碟,甚至吃飯用的


碗也可以。反正現成的有甚麼就用甚麼!


 


再將印好的“糕ㄚ”,倒扣在蒸籠裡,一個個排列好,用大火


蒸個十來分鐘,“糕ㄚ”就完成了。沒有花俏的外表,用甚麼


當模具,蒸出來的“糕ㄚ”就是甚麼形狀。等放涼之後,那些


硬梆梆的“糕ㄚ”,就存放在陶甕裡保存。因為很乾燥,所以


也不容易壞掉。盛暑七、八月,正是台灣的颱風季,那些中元


普渡後的“糕ㄚ”,就成了颱風天裡,最實在、最便利的乾


糧。一些有關做“糕ㄚ”的回憶與朋友們分享!


 


米桑說台語:


大的叫“柑湖ㄚ”,小的是“柑ㄚ”:這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


竹器。只用竹子最外面那層皮,編得密密實實的。農家拿來做


粿、搓圓ㄚ,曬菜干、曬菜脯...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ce 的頭像
    Rice

    米之窩

    R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